--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1/3/13 12:22:41
--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
A、期前收缩(早搏) a.房性期前收缩(房性早搏) b.室性期前收缩(室性早搏) B、室上性心动过速 a.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节律,唯频率>100次/min<160次/min。 【病因】 一、生理性,如体力活动或精神紧张; 二、心力衰竭; 三、贫血; 四、甲亢; 五、低血压或休克; 六、低氧血症; 七、大量使用拟交感胺类药物,阿托品或麻黄素等; 八、心肌炎; 九、肺栓塞。 【治疗】 一、去除诱因和病因。窦性心动过速应特别注意病因的寻找与纠正; 二、心力衰竭时的窦性心动过速使用洋地黄,而非心力衰竭时的窦性心动过速用洋地黄无效; 三、可用β受体阻断剂或硫氮卓酮。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病因】 一、大多见于正常心脏; 二、可并发于各种心脏病。 【治疗】 一、短阵发作,如症状不明显可不治疗; 二、安定; 三、兴奋迷走神经的方法,如颈动脉窦按摩,眼球压迫,吞咽冰水等; 四、抗心律失常药物 终止急性发作时应静脉注射药物,可选如下药物:异搏定、西地兰、心律平、ATP、心得安。对于反复发作的病人给予口服药物预防复发,可选用:β受体阻断剂(氨酰心安、倍他乐克)、地高辛、异搏定、心律平。 五、非药物疗法 药物不能终止的急性发作可用:食道调搏,超速抑制;同步直流电转复;对于药物不能预防的反复发作,应作射频导管消融。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C、室性心动过速 【病因】 一、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病等; 二、药物,洋地黄中毒,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 三、心脏手术,心导管检查、麻醉; 四、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镁; 五、偶见于正常心脏。 【治疗】 一、纠正病因与诱因:电解质紊乱所致,应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引起,应停用洋地黄类药物; 二、有意识丧失或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应立即就医,行直流电转复; 三、对血液动力学稳定者选用如下药物终止室速发作; (一)利多卡因; (二)普鲁卡因酰胺; (三)以上两药无效时,选用溴苄胺、心律平或乙胺碘呋酮; 四、对反复发作的单形性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应进行电生理检查和系列药物筛选。不能找到有效预防药物者,考虑植入自动心脏转复除颤器; 五、尖端扭转性室速的治疗 (一)先天性长QT综合征:β受体阻断剂; (二)获得性长QT综合征:纠正病因,静脉滴注异丙肾上腺素或起搏治疗。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D、心房颤动和心房扑动 【病因】 一、心脏瓣膜病,尤其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二、甲亢; 三、冠心病,冠心病患者尤其在急性心肌梗塞时可并发房颤,但无心绞痛、无心肌梗塞病史的房颤很少是冠心病,而多为老年退行性瓣膜心脏病; 四、心肌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缩窄性心包炎; 五、正常心脏的孤立性房颤。 【治疗】 一、病因治疗:如积极有效控制甲亢。 二、控制和减慢心室率:静息状态心室率应控制在70~80次/分,日常活动时心室率不应超过100次/分。控制减慢心室率应选用作用于房室结的药物,例如洋地黄类、异搏定、β受体阻断剂。 三、转复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预防复发:对于病因已纠正,持续时间不足一年,无明显心脏(尤其左房)扩大,无心房内附壁血栓或有血栓已经充分抗凝治疗后,可考虑转复。对有转复适应症者首选同步直流电转复,它比药物转复安全有效。但对非急诊情况,在电复律前,先用奎尼丁准备,此准备期间大约30% ̄40%的病人恢复窦性心律,不再需电复律。药物转复主要选用延长心房不应期的药物,如奎尼丁,乙胺碘呋酮,心律平等。 四、预防栓塞并发症,无明显器质性心脏病的孤立性房颤,口服阿司匹林,但对风湿性瓣膜病、心肌病,尤其合并心功能不良者,需使用华法令抗凝,监测凝血酶原时间保持在对照值的1.5倍左右。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E、窦性缓慢性心律失常a.窦性心动过缓 【病因】 一、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见于老年人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使心率减慢; 二、药物性窦性心动过缓:β受体阻断剂、异搏定、硫氮卓酮,利血平、吗啡、洋地黄类药物可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三、病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病窦综合征、甲状腺机能低下、颅内压升高、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低温等情况可发生窦性心动过缓。 【治疗】 一、治疗取决于病因,如窦性心动过缓因药物引起,主 二、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的窦性心动过缓常合并低血压,可静脉给阿托品; 三、对于有症状的病窦综合征,应就医并早日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b.窦性停搏 窦房结一次或数次不发放电兴奋。 【病因】 一、病窦综合征; 二、心肌炎; 三、窦房结的缺血性损伤; 四、洋地黄中毒。 【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无病因,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三、有症状时,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c.窦房阻滞 窦房结发出的1次或数次冲动不能传出激动心房。病因、治疗同窦性停搏。 d.病窦综合征 【病因】 一、最常见病因为原发性退行性改变或炎症累及窦房结及其周围的心房组织。房室结和希氏束可能同时受累; 二、冠心病; 三、心肌炎,心肌病; 四、高血压性心脏病。 【治疗】 一、无症状者不需治疗; 二、禁服抑制窦房结的药物,如洋地黄、β受体阻断剂、异搏定、硫氮卓酮及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病人其它病情确需应用这些药物,应在心脏起搏器保护下使用; 三、有头晕、乏力轻度症状时,可用生脉饮、阿托品等药物治疗; 四、对有接近晕厥或晕厥的病人,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以上药物的剂量及用法,须遵医嘱。 F、房室阻滞 房室阻滞通常为三度 a.第一度房室阻滞。 【治疗】 一、病因治疗; 二、无特殊治疗。 b.第二度房室阻滞 【治疗】 一、发生于房室结,下传的QRS间期正常的房室第二度文氏阻滞除纠正病因外,不需特殊治疗; 二、有明显症状的MobitzⅡ型或发生于希氏束或束支及分支的二度文氏型阻滞,应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对于无症状的上述情况是否植入起搏器尚有争论,但应定期检查。 c.第三度房室阻滞 【病因】 一、房室结的完全性房室阻滞的常见病因包括:①先天性完全性房室阻滞;②急性下壁心肌梗塞;③洋地黄中毒; 二、房室结以下阻滞的常见病因包括:①传导系统的退行性改变;②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③慢性冠心病;④急性前壁心肌梗塞合关的阻滞,其死亡率70%,存活者的房室阻滞多于1周内消失;⑤心脏手术创伤;⑥心肌病。 【治疗】 一、去除病因与诱因; 二、有症状的慢性阻滞,植入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有病因可逆转时,可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