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医中药交流网  (http://www.zyzy999.com/index.asp)
--  中医瑰宝苑  (http://www.zyzy999.com/list.asp?boardid=4)
----  自学成才的岳美中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http://www.zyzy999.com/dispbbs.asp?boardid=4&id=3738)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1/7/19 5:54:54
--  自学成才的岳美中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自学成才的岳美中 [图片]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开始 -->

淡泊宁静 2011年02月15日 09:09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中医临床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结束 --><!-- 右边操作区域 开始 --> <!-- 右边操作区域 结束 --><!-- 日志标题栏 结束 --><!--==S 投票--><!--==E 投票-->
<!-- 日志内容 开始 -->
<!--S 文章(这部分加style只是为了看效果,基本上表现都受编辑器设置控制)-->
    岳美中 ,原名岳钟秀,号锄云。河北省滦县人。早年攻读文史,二十五岁时因肺病吐血,发愤自学中医。凭着顽强的毅力,他数十年如一日,刻苦攻读,勤于思索,不耻下问,注重实践,终于成为有较深理论造诣和临床经验的一代名医。
    岳老读书主张既精且博。对主要医学也曾以叶派时方治好小病轻病及湿热病;治脾胃病,则善用东垣方,……他觉得只有广泛学习,才能思路开阔,进退从容。
    “宁涩不滑”,这是岳老对读书的要求,他读书总是逐字逐句地钻研,从不望文主义地猜测。对“经典”著作更是反复推敲。比如,对《金匮要略&bull;痰饮咳嗽篇》中的“痰饮”这个概念,究竟应该怎样理解,岳老认为,这里的“痰饮”实际上有两种意思:篇名中的痰饮,是津液为病的总称;条文中的痰饮,是指水在肠间摇动有声之流饮。不能把它当作今义的“稠则为痰,淡则为饮”来理解。
    在临诊时,岳老辨证求本,处方严谨,务期丝丝入扣,而且善于总结。几十年来,无论在哪里应诊,都坚持每诊必做记录,半月做一次阶段性的总结,认真考虑自己的经验教训。
    岳老读书非常刻苦,即使在晚年,仍著作,他读得很精,《金匮要略》、《伤寒论》他读得最熟,重点条文,他能张口成诵,临床应用得心应手。为了不断提高疗效,他又主张博览,他说:“读书多些有益于专,知识博些源头更活。”他博览群书,学古但不泥古,而是采各家之长。在临床实践中,他曾以经方起沉寒痼疾之重证;给自己定下了苛刻的“自律”:要有恒、要专一、要入细、戒玩嬉、节嗜好。他说:“勤能补拙恒期效,俭可养廉贞自清。”他认为自己论天分,至多是中中之材,主要靠“勤”与“恒”。
    在学习中碰到难以理解的医学道理,岳老从不放过,而是经常向老师、同行、甚至学生学习、请教。他与蒲辅周老大夫都用玉屏风散治疗“习惯性感冒”,岳老是大剂突进,蒲老是小量长服。岳者发现用蒲老的方法治疗,能较好地巩固疗效,而用自己的方法治疗,收效虽快,疗效却不巩固,于是认真向蒲老请教。
    临证,这是中医知识是否能学到手的关键,岳老学医从不脱离临床。几十年来,他看过无数病人,足迹遍布冀东、华北、鲁西。他曾给国家领导人看病,也曾给国际友人苏加诺、胡志明、崔庸健等看过病,高超的医术每每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堪称一代名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