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本方式查看主题

-  中医中药交流网  (http://www.zyzy999.com/index.asp)
--  中医瑰宝苑  (http://www.zyzy999.com/list.asp?boardid=4)
----  偏方治疗哮喘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http://www.zyzy999.com/dispbbs.asp?boardid=4&id=3769)

--  作者:admin
--  发布时间:2011/7/19 6:11:02
--  偏方治疗哮喘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偏方治疗哮喘 [图片]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开始 -->

淡泊宁静 2011年01月25日 17:20 阅读(1) 评论(0) 分类:内科医案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结束 --><!-- 右边操作区域 开始 --> <!-- 右边操作区域 结束 --><!-- 日志标题栏 结束 --><!--==S 投票--><!--==E 投票-->
<!-- 日志内容 开始 -->
<!--S 文章(这部分加style只是为了看效果,基本上表现都受编辑器设置控制)-->
    哮是一种发作性的,以呼吸急促、喉中哮鸣有声为特征的疾病。喘即气喘、喘息,以呼吸困难、急迫为主要特征。因为哮必兼喘,所以常常哮喘并称。哮喘多呈发作性,发时痰鸣有声,呼吸困难,甚至不能平卧,发作时间或几分钟,或几小时,甚者持续数天。发作时,如天冷或受寒则发,咳痰少或色白清稀,患者肢冷怕寒,口不渴或口干喜热饮,尿频色白,舌苔白滑者,多属于寒性哮喘。如咳痰色白或黄,黏浊稠厚,或痰中带血,口苦,口渴喜冷饮,不恶寒,汗出,面赤,小便黄,大便坚硬,或便稀而排出不爽,舌苔黄腻者,多属热性哮喘。中医治疗遵循“发时治标,平时治本”的原则。
  
    ●偏方一
  [组成]天南星30克,白芥子30克,姜汁适量。
  [用法]将前2味药碎成末,用姜汁和药粉调成糊状,涂敷于涌泉、中脘穴上,干后另换,1日3~5次。适用于痰喘气急。
    ●偏方二
  [组成]白凤仙花、白芥子各90克,白芷、轻粉各9克。
  [用法]白凤仙花根、叶熬浓汁,擦背至发热,再用白芥子、白芷、轻粉蜜调做成饼,贴背心第3胸椎处,虽局部热痛勿揭去,连贴数饼。
      ●偏方三
  [组成]麻黄、桂枝、细辛、五味子、杏仁、远志、半夏、黄芪、白芥子、甘遂适量。
  [用法]共研成细末,用姜汁和丸如弹子大,贴敷于华盖、膻中、膏盲(双侧)、膈俞(双侧)。适宜于寒型哮喘。
     ●偏方四
  [组成]麻黄、杏仁、石膏、黄芩、桑白皮、白芥子、甘遂各适量。
  [用法]共研成未,用猪胆汁和丸如弹子大,用膏药将其固定在华盖、膻中、肺俞(双)。伏天的夏至至大暑,腊月的冬至至大寒两个时节,每一时节贴敷3次,每次间隔1周,连敷两年以上为1疗程。
      ●偏方五
  [组成]炙白芥子21克,元胡21克,甘遂12克,细辛12克。
  [用法]共研成细末,装塑料袋备用。每次用1/3药末,加生姜汁调成糊状,分别摊在6块直径约5厘米的油纸或塑料布上,贴敷于肺俞、心俞、膈俞穴,外用胶布固定,一般贴4~6小时,初伏、二伏、三伏各贴1次,一般连贴3年。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均可适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