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7216
积分:6847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3/12/30 16:34:32
|
慢性肝炎 Post By:2011/3/11 8:09:40 [只看该作者]
慢性肝炎
慢性肝炎是指病程在半年以上的肝脏慢性炎症性疾病。慢性肝炎的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分为慢性活动性肝炎和慢性持续性肝炎两种。慢性肝炎的主要是由乙型肝炎或非甲非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引起的;某些药物(异烟肼、阿司匹林、甲基多巴等)、酒精中毒及慢性肠道炎症也可以引起本病。此外,铁贮存过多的血色病、铜贮存过多而引起的肝豆状核变性及自体免疫性疾病(如甲状腺炎、肾小球肾炎、干燥综合症等)都可引起慢性肝炎。慢性活动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除全身乏力、肝区疼痛、头昏、失眠、 cd1a13;黄疸 、腹胀、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症状外,还可见面色黝黑、下肢浮肿、有出血倾向以及男子乳房发育、女子闭经、痤疮、多毛等表现。腹部可触及肝脾轻度或中度肿大,有压痛,两手掌樱红呈肝掌,面、颈、胸部有蜘蛛痣。慢性持续性肝炎患者,临床表现多为肝区不适、腹胀、隐痛、乏力、纳食差、下肢酸软等,部分患者有头晕、胸闷、心悸、失眠、思想集中能力减退等神经官能症表现。 诊断: 慢性持续性肝炎做血液检查时,常表现血清转氨酶轻度升高,并可有反复波动。蛋白电泳、免疫指标基本正常, cd1ca10;乙肝实验室检查 时乙肝表面抗原约60%左右阳性;慢性活动性肝炎做血液检查时,常表现血清转氨酶、血清胆红素、蛋白电泳中的γ-球蛋白明显升高,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可倒置,磺溴肽钠及吲哚青绿滞留试验明显异常,有时谷草转氨酶高于谷丙转氨酶,血清碱性磷酸酶亦升高,常有乙肝表面抗原和核心抗体阳性,血清免疫球蛋白升高。此外,B超肝脏、肝活动组织检查对慢性肝炎的诊断及了解是否发展为肝硬化颇有价值。 治疗: 慢性肝炎病程较长,一般以药物治疗为主,可以配合情志疗法、体育疗法、饮食疗法等多种疗法,往往能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 预防: 平时得了不太严重的疾病,最好不用或少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以减轻肝脏的负担。肝炎流行时期和易发季节,要格外注意营养和饮食卫生。尽量不饮洒,尤其是在急性肝炎恢复期更应加以戒酒。注射乙型肝炎疫苗,对预防乙型肝炎有一定效果。 肝硬化是由不种或多种病因引起的肝脏弥漫性损害为主要表现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引起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以病毒性肝炎常见。临床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消化不良、右上腹隐痛不适、腹胀腹泻、恶心呕吐、神疲乏力、胸部及胃脘部闷闷不舒等消化道症状,常因过度疲劳而诱发,经适当休息或治疗后可缓解。肝脏会轻度肿大,肝功能正常或轻度异常,部分患者脾脏亦肿大。 诊断: ①肝功能试验
:肝功能代偿期大多为异常。 ②食管吞钡X线检查
:食管静脉曲张者可呈虫蚀样充盈缺损,纵行粘膜皱襞增宽。胃底静脉曲张呈菊花形充盈缺损。 ③尿检查
“尿三胆”试验均呈阳性。 ④腹水检查呈漏出液,偶有呈轻度乳糜状。 ⑤超声波检查
:肝区可见密集微小波或中小波伴分隔波,进波呈鞭状或齿状。有腹水时可见液平段。 ⑥血象检查
:常呈轻度贫血。 ⑦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晚期显著延长。注射维生素K后不能纠正。 ⑧放射性核素检查 :肝摄取减少及分布不均匀,脾摄取多增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