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交流网欢迎光临中医中药交流网中医瑰宝苑 → “虚不受补”细探因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赞助我们※

※特别声明※

管理员QQ号:81683922   点击这里给81683922发消息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联系我们※

本论坛QQ群:21490829


  共有537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虚不受补”细探因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admin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7216 积分:6847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3/12/30 16:34:32
“虚不受补”细探因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19 6:11:35 [只看该作者]

“虚不受补”细探因 [图片]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开始 -->

淡泊宁静 2011年01月25日 17:08 阅读(1) 评论(0) 分类:中医临床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结束 --><!-- 右边操作区域 开始 --> <!-- 右边操作区域 结束 --><!-- 日志标题栏 结束 --><!--==S 投票--><!--==E 投票-->
<!-- 日志内容 开始 -->
<!--S 文章(这部分加style只是为了看效果,基本上表现都受编辑器设置控制)-->
    进补是人们“健康投资”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有些人稍吃一些补品补药,就会出现心烦失眼、头涨目眩、口舌生疮、胃脘疼痛、腹胀腹泻等症状。此状属“虚不受补”。究其原因,大约有以下几种:
    无虚进补   补法乃中医八大治疗方法之一,“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是中医维护阴阳平衡的大法,即补法适用于具有虚证的人。如果一个人根本不属虚证,而是实证,那就完全不需用什么补药。无虚进补,往往适得其反。
    补不对证    “虚则补之”,但虚证亦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某一脏腑之虚的不同。倘若不加辨证,或辨证失误,诊断不明,可造成补而不当,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如颧红升火、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咽干口燥、心烦易怒、舌红无苔的阴虚火旺者,应选用生地、玄参、麦冬、龟板、鳖甲等滋阴药物,或误用了鹿茸等壮阳药,好比火上加油,促使阴虚症状更加明显。再如,对面色苍白、精神萎靡、畏寒怕冷、下痢清谷、舌质淡嫩的阳虚内寒者,宜用鹿茸、苁蓉、仙茅、肉桂等温阳药物。但若服用生地等滋阴药,则无异于雪上加霜,进一步损伤阳气。
    用药不当   药性不明,选药不精,或用量过大,使机体难以接受,而出现不良反应。如人参、黄芪、炙甘草等补气药,性多壅滞,服用过量会产生头晕头涨、胸闷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久服人参还会出现人参中毒综合征。又如熟地、阿胶、鳖甲、龟板等养血滋阴药多黏腻,服用过多有呆脾胃之弊,导致胸闷纳呆。再如,鹿茸、黄狗肾、肉桂等壮阳药物多温燥,服用过量则可助火伤阴,出现升火烦躁、阳强不倒、血压升高等症状。尤其是妇女、儿童和年老体衰者,更不可随意滥补。如妇女过食人参、阿胶等药后,会引起月经不调;儿童过食人参蜂王浆等补品后,会出现性早熟现象;老年男性过食牛鞭等壮阳药,会导致身热、鼻衄等。
    不重调理   一些久病体弱的老年人,因脾胃虚消化差,如不事调理,一味投补,使补品不能吸收,反而导致胃呆厌食,脘腹胀满,恶心呕吐。所以对脾胃虚弱、运化失健者,在滋补药中应增加健脾开胃药物,尤其是久虚之人脾胃功能常弱,用补药时更应顾及脾胃。一旦出现厌食,脘腹作胀较重者,应暂停滋补药,先调理好肠胃再服。
  体质差异   由于人体的体质存在着个体差异,对药物的敏感性、反应性不一样,即使按照常规剂量对证进补,有些人也会出现一些副反应。对此,可以根据所用补药及其副反应情况适当服用一些药物来纠正。如对服补气药后出现胸闷纳呆症状,可配合饮用浓茶,吃些萝卜、陈皮等。此外,亦可用食补来代替药补,常会取得一定的效果。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