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粉治疗宫颈糜烂86例疗效观察 [图片]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开始 -->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结束 --><!-- 右边操作区域 开始 -->
<!-- 右边操作区域 结束 --><!-- 日志标题栏 结束 --><!--==S 投票--><!--==E 投票-->
<!-- 日志内容 开始 -->
<!--S 文章(这部分加style只是为了看效果,基本上表现都受编辑器设置控制)-->
宫颈糜烂是妇科病中的常见病、多发病,它是慢性宫颈炎中的一种。近几年来,治疗宫颈炎的方法颇多,新药层出不穷,外用药尤多,但治愈后均易复发。现将我门诊采用大黄粉治疗宫颈糜烂疗效观察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以门诊妇科病检查中,做宫颈刮片时,被诊断为宫颈糜烂的患者86例作为治疗对象。 1.2 方法
1.2.1 大黄粉的制备
用肉厚质坚、无虫蛀、无霉烂的精选大黄,洗净去杂,烘干碾粉,过70目筛瓶装备用。 1.2.2 用法
上药前先用新洁尔灭棉球拭净阴道分泌物后,在窥阴器下将适量大黄粉均匀撒布于糜烂的宫颈及阴道后穹窿处,并以带线的消毒棉球塞阻阴道,24h后取出棉球,每隔2日换药1次,每次换药前,需将前次所上药用生理盐水棉球拭净,5次为1个疗程。 2 治疗结果
2.1 疗效标准
痊愈:腰腹疼痛消失,无带症,经妇科检查,宫颈基本修复光滑。显效:腰腹疼痛症状减轻,白带由红变白,量明显减少,妇查宫颈糜烂面缩小,充血水肿消失。有效:腰腹疼痛稍微减轻,带症减轻,妇查宫颈糜烂面未控制,但充血水肿明显减轻。 2.2 治疗效果
86例中Ⅰ度糜烂患者29例,经上药2~4次后,全部治愈,治愈率100%。Ⅱ度糜烂患者41例,上药5~6次后,治愈36例,有效5例,治愈率为87.8%。Ⅲ度糜烂16例,上药次数最少7次,最多15次,治愈14例,有效2例,治愈率为87.5%,总治愈率91.8%,总有效率为100%。该病的分度以大专院校教材分度为标准。 3 典型病例
王某,女,31岁。白带量多,色红,呈脓性,味臭,伴腰酸腹痛,疲乏无力,舌红苔白,脉象濡缓。经妇科检查宫颈Ⅲ度糜烂伴肥大。大黄粉局部敷用治疗,隔2日换药1次。经治疗1个疗程后自觉症状减轻,精神转佳,腰酸腹痛亦减轻,白带量逐渐减少,并由粉红色变为白色,臭味消失。再经2个疗程治疗,诸证消失,半年后随访,再未复发。 4 讨论
宫颈糜烂多因多次分娩、流产、手术损伤、霉菌、滴虫等感染及慢性炎症刺激而致。中医学认为,大黄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活血化瘀、祛腐生肌之效。现代医学药理研究证明,大黄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能增强血小板,促血液凝固,抗菌作用较强,对小白鼠黑色素瘤、淋巴瘤有明显抑制作用。 临床实践表明,局部用药可使坏死组织分解并可防腐,能促进局部的气血通畅,增强抗病防御能力。用药后局部黄稠无味的脓液分泌物增多,经对渗出“脓液”的分析发现,其“脓液”并不是坏死组织溶解而产生的“脓液”,而是血管内各种成分自血管内向外渗出的物质,其中包括大量白细胞和蛋白质,这种渗出不但能稀释毒素,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而且能刺激创面四周上皮细胞生长,使局部微循环明显改善并具促创面血管再生等功效。 研究与临床观察表明,大黄粉有加速宫颈糜烂面坏死组织脱落、促进宫颈血液的有效循环、促进鳞状上皮细胞的新生,从而达到宫颈糜烂面修复和止血等作用。对一般宫颈出血、水肿或宫颈轻度糜烂的病人,经用药2次后,症状逐渐减轻,黄稠无味的脓液分泌物有所增加;对中重度糜烂或合并出血的病人,经4~5次治疗后,出血停止,大分部病人宫颈糜烂消失,糜烂面基本修复光滑,充血水肿消失,白带量逐渐减少。若在大黄粉中加入适量蛇床子、白鲜皮、地肤子、白矾等药,对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所致的带下症疗效更佳。 采用大黄粉治疗宫颈糜烂属中医外治法之一,治疗方法简单,疗程短、效果好,是治疗宫颈糜烂的有效方法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