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交流网欢迎光临中医中药交流网医学常识 → 自拟“化核丸”治疗梅核气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赞助我们※

※特别声明※

管理员QQ号:81683922   点击这里给81683922发消息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联系我们※

本论坛QQ群:21490829


  共有456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自拟“化核丸”治疗梅核气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admin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7216 积分:6847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3/12/30 16:34:32
自拟“化核丸”治疗梅核气 [图片] 分享 转载 复制地址 日志地址: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7/24 6:38:44 [只看该作者]

自拟“化核丸”治疗梅核气 [图片]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开始 -->

淡泊宁静 2010年11月27日 15:32 阅读(2) 评论(0) 分类:中医临床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结束 --><!-- 右边操作区域 开始 --> <!-- 右边操作区域 结束 --><!-- 日志标题栏 结束 --><!--==S 投票--><!--==E 投票-->
<!-- 日志内容 开始 -->
<!--S 文章(这部分加style只是为了看效果,基本上表现都受编辑器设置控制)-->
    “梅核气”以妇女患此病较多。不同年龄、不同工种、不同身份均可患之,查无形,治无果,痛苦异常。《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咽中如炙肉脔也。”妇人多见此病状,何故?七情不遂,思虑郁结,痰凝气滞,上逆于咽喉之间,咳之不出,咽之不下,如核在喉。《金匮要略方论·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用半夏厚朴汤治之。半夏、厚朴、茯苓、生姜、紫苏叶诸药合用,辛开苦降,化痰降逆,临床效果甚好。但也有肝肺之气不舒,肝脾之气不调等因致使升降失常造成。临症常遵仲景之半夏厚朴汤之意而变通。笔者在临床每遇此类患者除辨证施治外,还自拟化核丸治疗,收效甚佳。
  
     化核丸组成:陈皮45 g、川贝母45 g、姜半夏45 g、山豆根45 g,将四味药研成极细粉末,与蜂蜜按1∶1.4之比例,炼蜜为丸,重6 g,每丸含生药2.5 g。约可做70丸。每日3次或不拘时,置舌上徐徐含化。

     陈皮:理气,调中,燥湿,化痰。《别录》:“气冲胸中。”《药性论》:“治胸膈闷气。”《本草经疏》:“橘皮,主胸中瘕热逆气,……以肺主气,气畅则顺,气变则逆,逆则热聚于胸中而成瘕,瘕者,假也,如痞满闷郁之类……”《本草纲目》:“橘皮能泻能燥,能散能和,其治百病……同升药则升,同降药则降,脾乃元气之母,肺为摄气之时,故橘皮为二经气分之药,但随所配而补泻升降也,橘皮宽膈降气,极有殊功。”川贝母:润肺散结,止渴化痰。《药性论》:“主胸中逆气。”《本草汇编》:“妇人诸郁之症。”《药品化义》:“开郁散结。”《本草正》:“将胸中因热结胸及乳痈流痰结核。”《本草别说》:“能散心胸郁结之气”,“治心中气不快多愁郁者殊有功。”山豆根:清火、解毒、消炎、止痛。《本草经疏》谓:“清热解毒之上药”,《本草求真》:“解咽喉肿痛第一要药”,“……多因心火挟其相火交炽,以至逼迫不宁耳,故常用此以降上逆之邪,脾火自上达下,而心气因而以除。”姜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痰散结。《医学启源》:“大和胃气。”《主治秘要》:“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御院药方》:“壮脾顺气。”成无己:“半夏之辛以散逆气,以除烦呕,辛入肺而散气,辛以散结气……”
  
     本组方陈皮理气,川贝母解郁,山豆根消炎,姜半夏散逆,四药组合,总司气病之气,推陈致新,直达病所,以蜜为丸服用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