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
失眠 (大陆 06年 六大城市 成年人 57% 有失眠困扰)
患者对睡眠时间、质量不满意,影响到白天社会功能之主观体验
1. 入睡障碍(最少30分钟)
2. 维持睡眠之障碍(易醒、早醒)
3. 睡眠时间过短(因人而异)
4. 熟睡障碍
原因:心理、生理(饮食、时差、经期…)、病理(躯体、精神)、药物(麻黄)、环境、
原发性
对个体之影响→不可胜数
经方治失眠之特色:
(1) 调体质而提高睡眠品质(安神)
(2) 没有【西药(安眠药)→多为脑神经抑制剂】之副作用→依赖性、次日感觉昏沉
一、 温胆汤 (半夏体质
姜制半夏10~20g 茯苓10~20g 陈皮5~10g 生甘草3~6g 竹茹6~12g 枳壳6~12g
干姜3~6g/生姜3~6片 红枣10~20g
1. 传统之壮胆方→治疗胆虚失眠
(1) 胆怯、易惊恐
(2) 失眠、多噩梦
(3) 虚烦、精神恍惚、抑郁、注意力不集中
(4) 头昏头痛、心悸、自汗、恶心呕吐等
2. 本方适用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临界高血压、初期高血压、神经症、冠心病、更年期综合症等患者所伴有的失眠、多梦、惊恐。
3. 本方非经方 (非仲景方,是宋朝时用经方加减)
→小半夏加茯苓汤 (金匮,主眩悸呕吐)
→橘皮竹如汤 (金匮,治呕吐)
4. 加味方:
(1) 高枕无忧散 <古今医鉴>,即本方 +人参、石膏、麦门冬、酸枣仁、龙眼肉
→主治心胆虚怯、昼夜不睡、百方无效者
(2) 黄连温胆方,即本方+黄连6g或更多
→烦躁、肤红有光泽
→胸闷、焦虑不安者加栀子
(3) 本方+酸枣仁汤
→神智恍惚、神经症
→脉不滑、舌不红
→中老年妇女较多
(4) 本方+山栀子、川朴 (栀子厚朴汤)
→心烦不满、卧起不安
二、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经方:半夏2合 大枣6枚 柴胡4两 生姜1.5两 人参1.5两 龙骨1.5两
铅丹1.5两 桂枝1.5两 茯苓1.5两 大黄2两 牡蛎1.5两
【伤寒107: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可视为睡眠障碍综合症)、惊(多梦、悸),一身尽重(情志低迷、疲劳、行动迟缓),小便不利(频、不出),谵语】
1. 古代抗抑郁药及抗焦虑药 (战争恐惧忧虑症)
2. 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3. 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炙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
4. 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或书<十大体质类方>,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5. 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
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6. 方中大黄的用量炮制可调节,此处用制大黄,但若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或腹泻者仍需大黄,但量应减至3~6g(要跟病人事先说明,可能导致腹泻)
7. 加味方:(以本方为基础再做加减)
(1) +甘草→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瘦者
(2) +桃仁、芒硝、甘草→合桃核承气汤,治疗烦躁、少腹疼(除瘀、活血)、便
秘者
(3) +川芎、酸枣仁、甘草、知母→酸枣仁汤,主治失眠、头疼、舌质淡红者
(4) +黄连,主治烦躁而心下痞
三、 酸枣仁汤
经方:酸枣仁2升 甘草1两 茯苓2两 知母2两 川芎2两
黄煌方:酸枣仁15~30g 甘草3~6g 茯苓10~20g 知母6~12g 川芎6~12g
1. 本方是古代之安眠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2. 本方多用于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
3. 本方临床多合方使用
(1) 合温胆汤→多梦、惊惊、晕眩
(2) 合半夏厚朴汤→咽喉异物、腹胀
(3) 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乏力、胸闷、心悸
4. 本方既能治失眠,也能治多寐
5. 本方适用于特殊体质(肝血虚:消瘦、干枯、甲错、唇白、易疲,以中老年妇女多见),而不是通治一切失眠症
6. 主药酸枣仁用量要大(20~30g),炮治不重要。
煎煮效果好,故要将酸枣仁捣成粗末再煮
四、 甘麦大枣汤
经方:甘草3两 小麦1升 大枣10枚
黄煌方:生甘草6~30g 小麦30~100g 大枣15~30g
1. 古方之镇静剂,煮至妇人脏躁(歇斯底里),喜悲伤欲哭,数伸欠
→现代级并:癔证、神经衰弱、抑郁症、焦虑症、癫痫、精神分裂症
(农村妇女常见,苦活、社会压力、阶层低…)
2. 特别适用于小儿夜惊、夜啼、多动症等(啼泣不止等)
3. 适用患者:多瘦弱(甘草主治)、腹诊多腹直肌拘急
4. 方中干草可用至30g
若有浮肿、血压高等副作用(因为血中钠浓度升高),则不宜用大量甘草(但可加利水剂,茯苓、泽泻)
5. 小麦可用至60~100g,或平时多吃面食(所以北方人性格较开朗)
6. 本方不常单用,多与温胆汤、半夏厚朴汤、酸枣仁汤合用
7. 脏躁为情志病,故应辅以心理开导
五、 四逆散
经方:(柴胡 芍药 甘草 枳实)→磨成粉
黄煌方:柴胡6~12g 白芍10~20g 生甘草3~6g 枳壳10~20g
1. 本方主治失眠,多为心理压力过大所致
躯体症状:胸闷、心悸、头痛…
2. 本方+半夏厚朴汤=八味解郁汤,可用于伴有消化道症状之忧郁症、更年期、神经症
3. 本方加上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桔梗、生地=血府逐瘀汤(清,王清任)→顽固性失眠(面青暗,肤干,脱血,舌暗紫)
改良→
若无腰腿下肢疼痛去牛膝、无咽喉疼痛去桔梗、无出血去生地,名八味活血汤(四逆散+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可调经、去黑斑,多用于脸色中青之城市女性(白领)、易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