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是指更年期妇女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引起的月经周期、经期、经量的不规则变化。简称“更年期功血”。 妇女进入更年期以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卵巢的激素水平下降,失去了对下丘脑、垂体的反馈作用,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不同程度的增高,而卵巢中残存的卵泡虽然也有发育,但并不排卵,子宫内膜腺体在长期雌激素的作用下呈持续性的增生反应,可以发生轻度增生过长、腺囊型增生过长或腺瘤型增生过长现象,当雌激素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时,子宫内膜就不完整的脱落,发生不规则子宫出血。 更年期功血的特点是无规律性的,往往可以大量出血,用一般止血药后,出血可以减少。部分患者由于反复出血,引起继发重度贫血。 更年期功血的治疗与青春期功血有所不同,其目的以止血为主。但由于更年期妇女也可以因其他原因而发生不规则子宫出血,如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息肉等。为了排除子宫的器质性病变,作出明确诊断,所以必须进行分段的全面诊刮。诊刮的同时又达到了止血的目的。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以后,除了普通止血药外,多用孕激素止血,如安宫黄体酮、炔诺酮、甲地孕酮,血止以后每3-4天减量一次,每次减量不超过原来剂量的三分之一,以防突破性出血。为了控制月经周期,使患者平稳地过渡到绝经期,一般多用孕激素、雄激素联合疗法。 更年期功血在祖国医学中也属于“崩漏”范畴,病因与治疗原则与青春期功血基本相同,但由于更年期妇女肾气渐衰,脏腑功能失利,脾气虚弱,往往统摄无权而造成崩漏,因此更年期功血以脾不统血型更多见,证见暴崩或淋漓不止,色淡质稀,乏力气短,面色皎白,眼睑浮肿,舌淡胖,脉细弱,治宜益气健脾,固摄冲任。(毛秋之)
方名:扶正止崩汤
【功能主治】 功能益气养血固本止崩。主治气血虚弱的功能性子宫出血病,尤宜更年期功血。
|
【处方组成】 当归9克、白芍9克、黄芪30克、党参15克、仙鹤草30克、侧柏炭12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阴血虚加阿胶、熟地,倍用当归、白芍,血止后归脾汤巩固;气阴不足加自术、山药,倍用党参、黄芪,血止以后补中益气汤巩固,虚实夹杂者,如兼气滞加山栀、香附、兼血瘀加三七、茜草,血热加大小蓟、藕节,出血多者加龙骨、牡蛎、白芨。 |
【临床疗效】 治疗100例,痊愈88例,显效1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100例中,对74例患者随访3月,其中55例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 |
【处方来源】 黑龙江省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按 语】 金氏认为功能性子宫出血虚多实少,所以在基本方中以党参、黄芪益气摄血;白芍,当归补血养血,扶助正气。本方标本同治,血止以后继续以归脾汤、补中益气汤调理善后,故疗效较好。本方名和剂量由编者所拟。(毛秋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