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从子宫内膜波及到子宫体,深达子宫肌层,使子宫充血、水肿,甚则化脓、坏死,称为子宫肌炎。子宫肌炎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子宫肌炎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腰骶酸痛、白带增多、下腹下坠感等;慢性子宫肌炎临床主要表现为下腹隐痛、月经不规则、带下增多等。慢性子宫肌炎多由急性子宫肌炎转化而来。 西医认为本病发生的原因多由于流产、分娩,或子宫腔手术不洁,或不洁的妇科检查,或经期性交,或子宫内膜息肉坏死等原因招致细菌的感染而引起的内膜炎症,炎症严重,波及子宫肌层而致本病。 本病的诊断是依据发热、腹痛、带下增多的病史,同时妇科检查:急性子宫肌炎时子宫体增大、质软、压痛明显;慢性子宫肌炎子宫体均匀性增大,质地较硬,并有轻度压痛。在急性时化验室检查,白细胞计数增加,中性细胞增多,血沉加快,可协助诊断。 西医对本病的治疗多采用磺胺及抗菌素治疗。 本病属中医“带下”、“腹痛”、“发热”的范畴,中医认为系外感湿毒之邪,湿毒壅于下焦而致本病。(李祥云)
方名:盆腔化瘀汤
【功能主治】 功能活血化瘀,调和气血,主治子宫肌炎,子宫内膜炎,输卵管卵巢炎,盆腔结缔组织炎等。
|
【处方组成】 当归尾3克、益母草3克、香附子3克、苏梗3克,水煎服。 |
【辨证加减】 发热加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腹痛加川楝子;带下增多加土茯苓,失眠加五味子,食欲不振加焦三仙;月经量多加阿胶。 |
【临床疗效】 发热加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腹痛加川楝子;带下增多加土茯苓,失眠加五味子,食欲不振加焦三仙;月经量多加阿胶。 |
【处方来源】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医院妇产科徐淑安。 |
【按 语】 方中当归、益母草活血祛瘀,调经凉血;香附疏肝现气,活血调经,解热镇痛,抗菌消炎,苏梗解表和电行气,药理试验有扩张血管解热之功,还可抑制葡萄球菌。全方配伍活血化瘀,调和气血,叉根据症状随证加减,多能奏效。(李祥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