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交流网欢迎光临中医中药交流网医学常识 → 化脓性中耳炎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赞助我们※

※特别声明※

管理员QQ号:81683922   点击这里给81683922发消息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北方风湿骨病研究所

※联系我们※

本论坛QQ群:21490829


  共有590人关注过本帖树形打印复制链接

主题:化脓性中耳炎

美女呀,离线,留言给我吧!
admin
  1楼 | QQ | 信息 | 搜索 | 邮箱 | 主页 | UC


加好友 发短信
等级:管理员 帖子:7216 积分:68477 威望:0 精华:0 注册:2003/12/30 16:34:32
化脓性中耳炎  发帖心情 Post By:2011/3/5 11:47:59 [只看该作者]

化脓性中耳炎
化脓性中耳炎是由中耳腔内细菌感染所引起的炎症,临床上分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和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两类。本病主要由致病菌进入中耳引起,擤鼻过于用力、在污水中游泳或跳水、不适当的咽鼓管吹张都可能使细菌进入中耳;有些患者则由于鼓膜外伤,使病菌从外耳道进入中耳。中耳进入病菌之后,如果人体抗病力不足,则发生急性中耳炎;如果病菌的毒力较强,治疗不当或者机体抗病力较弱,,则中耳腔炎症的程度较重,以致出现乳突炎,并很容易迁延不愈而成为慢性中耳炎。耳痛、发热和鼓膜穿孔流脓是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临床表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三种。
①单纯型:最多见。鼓膜穿孔位置在鼓膜的紧张部中央。其特点是脓量由少增多、粘液脓性或脓液为粘性、一般无臭味;或耳中间歇性流脓,量时多时少,在感冒时常发作流脓。耳聋程度较轻,为传导性聋。
②骨疡型:较少见。鼓膜穿孔在边缘、较大、经过穿孔可看见鼓室内有肉芽。其特点是耳中持续性流脓、较粘稠、有臭味。患耳耳聋程度较重,听力下降40分贝左右。X线乳突拍片,可见到边缘模糊不清的透光区。
③胆脂瘤型:较少见。鼓膜穿孔位置多在鼓膜的上方,即松弛部。特点是耳内长期持续流脓,脓量多少不等。有时夹有豆渣样物,且有特殊的恶臭。在穿孔处可见到鼓室内豆渣样的带臭味的物质。耳聋程度较重,早期为传导性聋,待胆脂瘤侵犯内耳后,则出现混合性聋(兼有传导性聋和感音神经性聋)。
治疗: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只要及早治疗是容易治好的,为防止转成慢性,要在过半个月左右复查,看鼓膜穿孔是否愈合即可。慢性单纯性中耳炎应先用药物治疗,直至中耳不流脓,保持耳内干燥几个月,鼓膜能愈合最好,若不能自行愈合则可采取手术治疗,骨疡型和胆脂瘤型中耳炎宜及早手术治疗。
预防:
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除了平时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以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①正确擤涕。
②及时治疗咽鼓管周围的器官炎症,例如鼻炎、鼻咽炎、咽炎、扁桃体炎等,避免这些部位细菌蔓延到咽鼓管。
③避免污水进入中耳。另外,患了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及早治疗,当发热减退之后,还要继续用抗生素一周,以求彻底治愈,防止转成慢性。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