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宫丹填脐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图片]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开始 -->
<!-- 左边标题和日志信息 结束 --><!-- 右边操作区域 开始 -->
<!-- 右边操作区域 结束 --><!-- 日志标题栏 结束 --><!--==S 投票--><!--==E 投票-->
<!-- 日志内容 开始 -->
<!--S 文章(这部分加style只是为了看效果,基本上表现都受编辑器设置控制)-->
我们自1993年12月~2002年12月以自拟定宫丹填脐灸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28例,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28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48岁,平均27岁;病程最短7月,最长8年,平均3年;均已婚;均被诊断为肾阴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该病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1〕制定。 2 治疗方法
定宫丹(自拟):山茱萸30 g、熟地黄30 g、山药30 g、阿胶珠30 g、女贞子30 g、菟丝子30 g、马齿苋35 g、益母草30 g,食盐末适量,艾柱如黄豆大适量。
上药除食盐、艾柱外研细末,瓶装备用。用时嘱患者仰卧床上,将食盐填满患者脐窝略高1~2 cm,取艾柱放在盐上点燃灸之。连续灸7壮之后,把脐中食盐去掉,再取上药末填满脐孔,上铺生姜片,姜片上放艾柱点燃灸14壮。然后将姜片去掉,外盖纱布,胶布固定。每隔3天灸治1次,7次为1个疗程。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发布的该病疗效判定标准〔1〕判定疗效。 3.2 治疗效果
痊愈65例,显效35例,有效2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3.7%。 4 讨论
定宫丹中熟地黄、山药、阿胶珠、女贞子滋补肾阴;马齿苋、益母草祛淤止血,使血止而无留淤之弊;菟丝子甘辛微温,禀气中和,既可补阳,又可益阴,具有温而不燥、补而不滞的特点,为平补肝、脾、肾之良药;山茱萸补益肝肾,固经止血,既可滋阴,又可补阳,为肝肾不足之要药。诸药共奏滋阴调经之效。 神阙穴与全身经络相通,与脏腑相连,脐部贴药既有激发经络之气的作用,又可通过特定药物在特定部位的吸收,发挥明显的药效。验之临床,该方对肾阴虚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较好,且未发现毒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