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谷是指稻、黍、稷、麦、豆,泛指粮食作物,是人类生存的根本,是最朴素、最自然,也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传统食品。五谷富含丰富的优质植物蛋白、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精华,对降低血脂、血糖和血压,保护心脑血管,调节内分泌,美容保健,增强肌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抗癌等有良好的保健价值。 黄豆 原产于我国,已有四五千年的种植历史,黄豆蛋白质含量高达40%左右,最优秀的可达50%左右,相当于瘦猪肉的2倍多,鸡蛋的3倍。黄豆蛋白质中的氨基酸的组成比较接近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属于完全蛋白,其中赖氨酸含量较多,每一百克黄豆中约含铁质35。8毫克,含磷418毫克,还含有维生素A、B1、B2、D、E等,被人们称为“绿色牛乳”,“豆中之王”。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黄豆不含胆固醇,并可降低人体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发生,预防心脏病,黄豆中还含有一种抑胰酶的物质,它对糖尿病有一定的疗效。因此,黄豆被营养专家推荐为防治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的理想保健食品。黄豆中所含的卵磷脂是大脑细胞组成的重要成分,常吃黄豆对增进和改善大脑机能有重要的效能。 祖国医学认为,服食黄豆可令人长肌肤,益颜色,填精髓,增力气,补虚开胃,是适宜虚弱者食用的补益食品,具有益气养血、健脾宽中、健身宁心、下利大肠、润燥消水的功效。 大米 又名粳米,味甘性平,具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除烦渴、益精强志、和五脏、通血脉、聪耳明目、止烦、止渴、止泻的功效,多服“强身好颜色”。大米富含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生物素及磷、钾、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冬天室内暖气较热,空气干燥,早晚喝点大米粥,可以远离口干舌燥的困扰。特别需要提醒糖尿病患者的是,大米不同的烹调方法对血糖的影响不同。研究表明,等量大米煮成的干饭比稀饭对血糖的影响小。因此,糖尿病患者早餐进食干饭有利于控制血糖。 小米 有名粟米,小米含的蛋白质比大米高,一般粮食中不含胡萝卜素,小米每100克量达0.1毫克,维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粮食之首。 中医认为小米性味甘咸,有清热解渴、健胃除湿、和胃安眠,防治消化不良、反胃、呕吐、滋阴养血的功效。小米富含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生物素、胡萝卜素及磷、钾、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小米熬粥时上面浮的一层细腻的黏稠物,俗称为“米油”,米油的营养极为丰富,滋补力量强,有“米油可代参汤”的说法。 玉米 又名苞谷,学名玉蜀黍。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玉米油中的亚油酸能防止胆固醇向血管壁沉淀,对防止高血压、冠心病有积极作用。此外,它还有利尿和降低血糖的功效,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美国科学家还发现,吃玉米能刺激脑细胞,增强人的记忆力。玉米中所含的黄体素和玉米黄质可以对抗眼睛老化及预防老年人眼睛黄斑性病变的发生。玉米富含人体必须的炭化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各类维生素、特别是胡萝卜素、核黄素及磷、钾、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玉米能提供的钙几乎与乳制品相同,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玉米中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除;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此外,多吃玉米还能抑止抗癌药物对人体的副作用,刺激大脑细胞,增强脑力和记忆力。 高粱米 现代营养学研究发现,高粱米富含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叶酸及磷、钾、镁、钙等微量矿物质元素,每100克高粱米中,含蛋白质10.4克,脂肪3.1克,碳水化合物74.7克,钙22毫克,磷329毫克,铁6.3毫克,硫氨素0.29毫克,核黄素0.1毫克. 高梁米味甘性温,药用价值相当高,中医认为,性平味甘、涩、温、无毒,能和胃、健脾、止泻,有固涩肠胃、抑止呕吐、益脾温中、催治难产等功能,可以用来治疗食积、消化不良、湿热、下沥、小便不利、妇女倒经、胎产不下等。 小麦 小麦营养价值很高,富含人体必须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生物素、及磷、钾、镁等微量矿物质元素,所含碳水化合物约占75%,蛋白质约占10%,是补充热量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 小麦味甘,性平微寒,它不仅是供人营养的食物,也是供人治病的药物,《本草拾遗》中说:“小麦面,补虚,实人肤体,厚肠胃,强力气”。中医认为,小麦具有养心、益肾、活血、健脾、除烦、止血、利尿、润燥的功效。对于更年期妇女,食用未精制的小麦还能缓解更年期综合症。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此外,麦麸含高膳食纤维,对高脂蛋白血症、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痔疮、老年性便秘、结肠癌都有防治作用。 |
鲜豆浆的营养特点 一、豆浆的起源 鲜豆浆起源于中国,在我国流传久远,据说是由2000年前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始创的。刘安是大孝子,其母患病期间吃什么都没味,刘安便每天用泡好的黄豆磨豆浆给母亲喝,刘母尝后感觉味美无比,十分喜欢,病也很快就好了,从此豆浆就渐渐在民间流行开来。 我国历代医学著述都对豆浆所有描述,中医认为:豆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宽中、补虚润燥、清肺化痰等功效。《本草纲目》上记载:“豆浆-利水下气,制诸风热,解诸毒”。《延年秘录》上也记载豆浆“长肌肤,益颜色,填骨髓,加气力,补虚能食。”鲜豆浆适宜四季饮用。 二、豆浆的营养及保健价值 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很风行喝豆浆,豆浆摊、豆浆店、超市货架,几乎在每一个城市的大街小巷都随处可见豆浆的身影,这也反映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豆浆营养价值的认识提高。 豆浆是一种营养价值极高的日常好饮品,其营养价值完全可以和牛奶相媲美,而养生保健价值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豆浆的蛋白质含量比牛奶还要高,含量高达2.56%,并且豆浆中的蛋白为优质植物蛋白,据科学测试,鲜豆浆的消化吸收率高达95%,远高于煮大豆(65%)、全脂豆粉(80%)、脱脂豆粉(85%)等。 豆浆还富含钙、磷、铁等矿物质以及锌、硒等微量元素,铁的含量是牛奶的25倍。 成分 蛋白质 脂肪 钙 磷 铁 钠 钾 烟酸 100ml豆浆中的含量 2.56g 0.98g 56.00mg 66.00mg 1.30mg 74.00mg 154.00mg 1.1mg 100ml牛奶中含量 2.30g 3.20g 102.00mg 90.00mg 微量 50.0mg 144.00mg 0.1mg 豆浆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维生素B2等多种维生素,是一种价廉物美的滋补饮料。 每100克含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豆浆 217.00mg 2.50mg 0.13mg 0.08mg 牛奶 140.00mg 4.40mg 0.03mg 0.17mg 豆浆中还含有亮氨酸、赖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等15种氨基酸。在这些氨基酸中,人体所必需的8种氨基酸它都含有。此外,豆浆还是大豆异黄酮、大豆膳食纤维、大豆磷脂、大豆低聚糖、大豆皂甙、植物固醇、大豆蛋白活性肽等具有显著保健功效的营养保健因子的理想来源。 鲜豆浆不含有容易导致人体腹泻的乳糖,因此不会发生乳糖吸收不良的过敏反应。更适合添加到各类人群如儿童、老年人与减肥者的膳食中。 同时鲜豆浆还适宜四季饮用。春秋饮豆浆,滋阴润燥,调和阴阳;夏饮豆浆,消热防暑,生津解渴;冬饮豆浆,祛寒暖胃,滋养进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