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属于中医的“真心痛”、“厥心痛”、“心痛”、“胸痹”的范畴 。《灵枢·五邪》指出:“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说:“心病者,胸中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论》还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些描述与冠心病的症状颇为相似。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常、平素体虚等因素有关。究其实质不外虚实两端,其实者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痹阻胸阳、阻滞心脉;虚者为心脾肝肾亏虚、功能失调,尤以心阳亏虚为著。临床上多虚实夹杂,或以实为主,或以虚为主
跟随郑老临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5例,显效14例,改善27例,总有效率91.1%。如一女性患者,54岁,体型肥胖,嗜食肥甘,心前区阵发性压榨样疼痛有5年之久,痛时向左肩及左上肢放射,有时疼连小指。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病史。发时常服硝酸甘油、消心痛、速效救心丸及复方丹参滴丸等中西药物。近日频繁发作,服上述药物效果欠佳,遂请郑老诊治。郑老据其体型肥胖,嗜食肥甘,怯寒肢冷,胸部憋闷疼痛,并连及左肩臂,面色口唇紫暗,舌体胖有齿痕及瘀斑,苔白腻润滑,脉沉细涩,辨证为胸阳不振,痰浊阻滞,瘀血痹阻心脉。郑老治疗以内关为主穴,配以心俞、膻中、肾俞、丰隆。施以温通针刺手法,以温振心阳,通脉祛瘀,化痰泄浊。针后立竿见影,胸痹疼痛立刻缓解。之后,隔日针刺1次,连续治疗半月,并嘱节饮食,调情志。胸痹疼痛次数明显减少且持续时间显著缩短,血压基本恢复正常,又巩固治疗半年。一年后随访,胸痹疼痛未见复发,其血脂也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
冠心病的病位在心,心包为心之宫城,故心病一般取心包经的穴位治疗。《难经·二十九难》“阴维为病苦心痛”。“内关者,阴维脉所发,心包经之络脉,通乎任脉,关乎内脏,血脉之连络”(《会元针灸学》)。故内关可治疗心胸疾患。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内关穴可兴奋正中神经Ⅱ、Ⅲ类纤维,能明显抑制实验性心肌缺血反应,心电图S-T段缺血性改变恢复良好。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内关穴的传入冲动可调整视前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后区、孤束核与杏仁核等处单位放电因急性心肌缺血所致的变化。有实验证明,电针内关、间使穴可明显抑制肾上腺素能β受体激动剂异丙肾上腺素和胆硷能受体阻断剂阿托品诱发缺血性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
通过跟随郑老临床实践和现代医学研究,深深体会到针刺内关穴治疗冠心病确有肯定的疗效,为冠心病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